照鏡子  

在NLP與催眠的調整工具中,

幾個大型調整工具的某一個環節會和內在自我對話有關,

對我來說它的關鍵在於透過對話而滿足自我內在的需求

因此成果可以很好很好。

 

其實,

並不用一定進入催眠狀態才能夠有成果,

最近,我自己有一個很大的察覺,

在某個行為的背後,原來我缺乏了一個很大的需求

翻著文玫老師在《遇見潛意識運用實務班的教課容,

那就是"被接納與被重視"

 

因為我在選擇拒絕溝通時的結論就是"算了",

而因為這個察覺,

知道自己的需求點,轉換這個需求點,

慢慢的也開始調整我的情緒與感受往好的方向而走。

 

感謝文玫老師當時的分享,

雖然現在我會把神經語言程式學心理學切割為兩個不同學問,

但我想認識心理學,學習心理學也是必然重要的!

畢竟,那晚上我得到一個很大的體悟,

看似非激勵的課程卻有激勵的效果,

或許也該這麼說,

所謂的心靈成長課程是

將心理學所研究的成果透過活動設計去激發潛能出來

我想研究心理學能更多元化的設計講課內容,

就如同許多大師選擇將NLP去掉,而做出改變許多人的課程。

 

NLP執行師 白鎧彰 2013.03.28

 

延伸閱讀:

享受放鬆無雜念的過程

arrow
arrow

    Kyle P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