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國哲學家 黑格爾說:「語言是思想的身體」,
一個人的語言會影響著他的行為,
最簡單的語言表達就能看出差異。
當我說「今天天氣很好,但是我心情不好」,
你認為我是要表達天氣好?還是心情不好?
如果我換成說「今天天氣很好,雖然我心情不好」,
這樣子你認為我要表達天氣好?還是心情不好?
最後「今天天氣很好,同時我心情不好」,
換成這段話我又會是要表達甚麼意思呢?
光是很簡單的連接詞不同,
就能夠呈現出不同的表達,
這就是語言的魔力。
有一個很強的語言結構「還是...」,
在銷售上可以提高銷售量的語言結構,
那就是「只要...嗎?還是也...?」,
「你只要6號餐嗎?還是也加個29元多四塊麥克雞塊?」,
「你只想要買手機嗎?還是順便挑個好看的手機套吧?」。
而還有另一種「還是...」的用法,
將「還是」兩個字皆在問句之後,幾乎會得到否定的回答,
想像客人吃過飯,喝了幾杯紅酒後來沒有告辭之意,
這是你可以這麼說:
「你們想要再來一杯紅酒嗎?還是...」
讓句尾音調上揚,通常客人就會說不用了而告辭,
因為當對方聽見「你們想要再來一杯紅酒嗎?還是...?」這句話,
會自然而然地在腦海中把這句話說完「.....還是不要!」,
也就是說他的心裡對話已經傾向於「不要」,
如果嘴巴上說「要」,就會造成壓力,
因此大多數人多半會說「不要」。
在溝通上請多留意自己的語言表達內容,
有時不是你做得不好,而是小小的言語影響了對方的決定,
這樣子造成的損失可能還算小,
但...如果你的語言影響了自己的行為,
那造成的損失可能難以計算。
NLP執行師 白鎧彰 2013.07.30
延伸閱讀:你是讓目標有壓力,還是動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