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找碴,觀察力,基準線,同中求異  

在NLP觀察的過程中,

有一個很基本的要領是「同中求異」

每個人的表情,肢體語言都有其「基準線」

而一開始在互動過程中你要找到他的「基準線」,

再觀察到那些突然與基準線不一樣的的反應呈現,

這是「同中求異」。

 

那在「同中求異」後要做甚麼呢?

找到相異點之後,搭配他講話的內容,

我會好奇的進一步去了解他所說的內容關鍵,

而丟出一些開放式問句,

關於工作就問:「最近工作有發生甚麼事?」

關於男女朋友就問:「最近和女朋友有發生甚麼事?」

這時他會發現你好了解他唷!

信任感又更加堅固。

 

另一點要注意的是,

切記不能把同一號表情,或是同樣的肢體語言套用在不同人身上

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

不同的呈現方式其背後有屬於他大腦中的編碼程式,

在不同情境之下,

一個人的基準線也有可能不同,

因此,每次互動都會是一次全新的觀察。

 

5月高雄分享同樂會時,

一位紫色家人分享到,

「我訓練外圍視覺,我很意外!我現在打蚊子變準了!他飛~我用外圍視覺,趴!」

「我們也很意外(有這樣的效果)!」

(全場都笑了~~哈哈哈)

雖然這看似不起眼的小事,

但卻蘊含著每個相信的人讓自己持續練習再練習,

相信,練習,修正,練習。

 

NLP執行師 小白 2013.05.29

延伸閱讀:NLP觀察力_外圍視覺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yle Pai 的頭像
    Kyle Pai

    零錢不用找了!Keep the Change!教育,學習,NLP執行師日誌

    Kyle P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